在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五大场馆中,有“冰丝带”美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唯一的新建场馆。7日,“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测试活动的速度滑冰比赛在这里拉开帷幕,“冰丝带”揭开神秘面纱,迎来速滑比赛首秀。
国家速滑馆之所以拥有如此梦幻的昵称,和它独到的外形设计密不可分。飘逸流畅的“冰丝带”设计理念,来自冰和速度的结合。22条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玻璃幕墙,就像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光影轨迹。
“冰丝带”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在此次速度滑冰测试活动中,“冰丝带”设置了13个比赛项目。按照赛程,4月7日至10日将举办包括男子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团体追逐以及集体出发;女子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团体追逐以及集体出发比赛。
冰场是速滑比赛的重中之重,冰丝带立志要打造“最快的冰”。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全冰面,将近1.2万平方米,以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作而成,下面有将近130公里的冰盘管。相比传统工艺,一年能节约200万度电。除了考虑环保之外,也是为了打造“最快的冰”。赛道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非常平整;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非常均匀;同时,有丰富经验的殿堂级制冰师加盟,更让场馆如虎添翼。
刚刚走下冰场、结束比赛的运动员纷纷表示,这里的竞赛环境相当出色。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北京队内赛冠军的艾培尔丁·亚合甫,甚至在这里滑出了个人的赛季最佳成绩。他告诉记者,对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满意,而成绩离不开新场馆的助力。
“场馆是崭新的,各种设施都不错,场地温度很适合我发挥。我认为从各个方面来说,冰丝带的冰场都是全国最好的平原冰场,”艾培尔丁·亚合甫说。
艾培尔丁·亚合甫的队友、同样来自北京队的孙小涵和陈闯,更是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生动的词来描述冰面——“很走道儿”。获得男子亚军的陈闯向记者解释了这个词的含义。
“就是能把运动员滑行的速度展现出来!‘冰丝带’冰场已经很完美了,冰的厚度掌握得非常好,冰面很平,没有冰棱或者坡面。”陈闯说,“国内竞赛的冰场我基本上都滑过,国外也去过一些。国家速滑馆作为平原冰场,冻冰的质量和运动员的动作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快的速度。”
获得女子500米北京队内赛冠军的孙小涵,甚至在这里闻到了冬奥会的硝烟味道。“国家速滑馆是国内最好的场馆,也给运动员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站在冬奥会的场地上,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肯定是有点压力的,我们努力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