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傍晚,北四环边,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之间的广场上陆续积聚起人群。600名观众扫健康码进入排队区,而后检票、安检,步入“冰立方”。这是一场允许部分观众入场的“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冰壶混双比赛。
几小时后,场馆内乐声朗朗,无接触颁奖仪式拉开序幕。获得冠亚季军的三对组合入场,在情绪饱满的男声广播引导下,依次踏上领奖台,队友互相为对方戴上奖牌,现场掌声欢动。
这是正在进行的冰上测试活动的几幕剪影,已然涉及疫情防控、观众服务、体育展示、颁奖仪式等多个赛事服务领域。10天,7项赛事,5个场馆,4465名工作人员,测试活动紧锣密鼓举行,服务保障工作千头万绪。
作为首都体育馆场馆(群)服务副主任,杨晋山心里牵挂着8个领域的事情:注册、物流、赛事服务、权益保护、赞助商服务、语言服务……1799个证件在测试活动前一周发放完成,天蓝色印有雪花纹样的椅子提前搬进了媒体间,3名翻译被安排全程陪伴外籍专家工作……事无巨细——为了聚光灯下的盛宴。
运动员是赛场的主角,“氛围组”也不可或缺。体育展示是此次测试活动新增测试内容,包括双语播报、音视频放送、冰面投影、特殊灯光等,约80名专业人员分头入驻5个场馆。首体场馆(群)运行团队体育展示协调员贺琼珊介绍,赛时每个场馆还会配备3名外籍专家,都是经验丰富的“奥运老兵”。受疫情限制,此次他们以线上方式对国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测试活动期间通过远程连线反馈建议。
为迎接冬奥会,各个场馆都进行了改造更新,在照明、音响、屏幕等技术设备硬实力上“各显神通”。这让贺琼珊直呼,做好体育展示“更有信心了”,到目前为止的工作体验“没有问题,非常流畅”。
办赛要精彩,也要安全。疫情防控是必解课题。北京冬奥组委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由各场馆运行团队结合实际,“一馆一策”进行细化。赛时,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就位,救护车待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闭环管理,全面消杀……精细的医疗保障和防疫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在各个场馆落地施行。
在这些“常规”方法外,五棵松体育中心还用上了“黑科技”。把体温计“创可贴”贴在腋下,就能在手机软件上看到自己的实时体温。体温会自动测量、上报,一旦超过安全值,防疫人员将第一时间处理。
防疫是“新生”领域,而在电力、物流、餐饮、转播这些赛会服务“老生常谈”的方面,科技智慧同样火花四溅。
在拥有53年历史的首体,“60后”为保障供电下了大力气。首体改造后实行三路供电,对重点保障点位进行不间断巡视,还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力保证供电可靠性;电力团队首次应用数字化指挥模式,指挥运行更加高效协同。
机器人也出现在五棵松的办公区和餐厅。它们采用“激光+视觉”的自助避障导航原理,自如穿梭,沉甸甸的物品举重若轻。
在国家体育馆,“自由视角”技术正在试验。40台相机所摄内容经过三维重建和渲染,呈现出1200台相机同时拍摄拼接的效果。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观赛视角,裁判能据此做出精准判罚,运动员和教练员则可以多角度复盘比赛。
“转播是全世界电视观众观看和了解奥运会最主要的方式。我们在这次测试活动中应用了很多和电视转播有关的技术创新,相信它们将让北京冬奥会更加精彩地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转播协调处处长高博说。
不过,那些大片级画面,孙琦一眼都没看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她是首体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本次测试活动,共有1026名志愿者分布于场馆管理、形象景观、人员管理、交通、餐饮、体育、反兴奋剂等22个业务领域。
孙琦是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负责为志愿者策划活动,展示志愿者的工作成果,并帮助他们疏解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经手的都是小事,但这并没有磨灭她的成就感:“2008年时我还小,现在遇到冬奥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们就应该为这个时代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笑容挂在孙琦脸上,忙碌写在每一位服务保障人员的日程里。为了中心舞台的惊艳演出,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角落,他们的工作运转不停。
“场馆对运动员的保障工作非常好,很舒服。体验到(国家队)前辈们之后要进行比赛的场馆,我很兴奋。”参加冰球赛的小选手徐宇阳连连称赞。
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部长姚辉则很是欣慰:“在新增加的注册、颁奖、体育展示、观众体验、媒体运行和转播服务、交通专项测试等测试内容上,能测尽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冰面皎洁,灯光明亮,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耳畔跳响。国家体育馆的摄像机开始高速运转,“冰丝带”的播报员打开了话筒,“冰立方”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花滑小将旋转着舞上首体的冰面——看,比赛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