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频道 > 新体育

残奥魅力不止于竞技

来源: 长城网  
2021-08-25 11:18:11
分享: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残疾人群体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5%,残奥会是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号召国际社会增加对残障群体关注与理解的一次契机——

  残奥魅力不止于竞技

  当采集于残奥会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以及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残奥圣火汇聚到东京,并一起点燃位于新国立竞技场内的主火炬,东京残奥会的大幕于8月24日正式开启。

  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相对应,残奥会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层面,而是更注重展示全世界残疾人运动员的“更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都可以通过残奥会的舞台找到自己的价值,发挥和展现各自的特长及优势。

  “疫情下举行残奥会更有重要意义。”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残奥会让社会更加关爱、尊重和支持残疾人,让身体有残缺的他们感受到与普通人的平等性,这才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所在。”

  超越国度的竞争

  延期举行的东京残奥会,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依然具有巨大吸引力。据悉,共有来自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残奥会。他们将参加22个大项、539个小项的激烈角逐。

  以本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日本为例,他们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残奥会代表团(464人组成,其中有运动员255人),目标是取得20枚金牌。

  残奥会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专为残疾人运动员举办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夏季残奥会创办于1960年,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起开始举办。

  不过,残奥会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更早的20世纪40年代——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斯托克·曼德维尔脊髓损伤中心主任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心于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组织了由轮椅运动员(多为伤残的二战老兵)参加的比赛,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这项赛事最终演变为现代残奥会。

  虽然是一次体育赛会,但竞争并非残奥会的唯一主题。面对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残疾人群体,残奥会是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进一步号召国际社会增加对残障群体关注与理解的一次契机。

  本届残奥会揭幕前,国际残奥委会联合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我们是15”全球行动,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消除残疾人歧视,鼓励加大对12亿残障群体的关注、帮助和包容。

  独具魅力的聚会

  经过多年发展,残奥会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场内竞争也更趋激烈。

  例如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仅前5天就有137项残疾人体育世界纪录被打破。而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选手一共打破了24项世界纪录。

  对此,前国际残奥委会联络部主任格雷格·斯潘塞认为,这主要是运动员专业训练加强和比赛能力提高的结果。“残奥会已不是一般的兴趣和爱好,而是这一领域最高水平的职业运动。”

  不过,残奥会的魅力绝不止于竞技。

  从首届残奥会至今,每届赛会进行期间,举办地都会为参赛选手举办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参观活动,以帮助残疾人群体更加开放,更好融入社会。

  自1988年汉城(现首尔)残奥会起,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奥委会便形成了夏季残奥会和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城市举办的惯例。

  从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始,残奥会进一步使用与奥运会相同的运动场馆和设施,以体现残疾人体育运动与健全人体育运动的平等……

  自强不息的激励

  本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组成,将参加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角逐,是我国出征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这也是我国第10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

  据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介绍,中国代表团此次的参赛目标是:安全参赛,展现精神,争创佳绩,传递友谊,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从1984年首次参加残奥会至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中国代表团已连续4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首位,更是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突破百金大关,收获107枚金牌。

  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等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背后,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乃至整个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巨大成就。

  据中国残联提供的数据,近些年以“自强健身工程”和“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为主体的残疾人体育基本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残疾人体育服务和相关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参与率,从“十二五”的9.6%增长至2020年的10.6%。

  与此同时,借助北京冬奥会“东风”,全民健身进程也加强了残疾人冬季康复健身体育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国设立了50家冬季项目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推进公共冬季体育场所设施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残奥,魅力,竞技责任编辑: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