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金4银2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三,创造了冬奥参赛史上最好成绩。放眼未来,中国冬季项目应充分利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红利,做好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推动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冬季项目可持续发展。
补强雪上短板战绩超越历史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创下了历史最佳,冰强雪弱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还实现了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总体表现可圈可点。
在中国代表团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6枚来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度滑冰等传统重点项目,中国运动员在这些项目上的长期耕耘和积累再次得到了回报。
雪上项目成为中国代表团最重要的金牌和奖牌增长点。其中,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的3个小项上贡献了2金1银,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比赛中收获1金1银,闫文港在钢架雪车项目上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他们的出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中国代表团参加冬奥会时冰强雪弱的局面。此外,在一些原来的落后项目上,中国运动员也实现了突破,缩小了差距。
突破背后的多重因素
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中国体育界元老魏纪中认为,从4年前平昌冬奥会的1金到北京冬奥会的9金,中国代表团成绩的飞跃体现出我们为了特定目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转化的能力强。以前我们还不敢说自己是体育强国,因为在冬季项目上有短板。这次通过举办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包括竞技成绩上的突破,这个短板正在逐渐补上。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表示,从北京冬奥会来看,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选拔模式比以往更加多元,像苏翊鸣、谷爱凌这样的运动员都不是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这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
中国运动员取得佳绩的背后也有科技力量的支撑,包括具有科技含量的服装装备、冰雪场地设施等等。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这次冬奥会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在北京冬奥申办成功以后,科技部就牵头与相关部门一道组织科技冬奥相关项目的研发,包括运动比赛中的一些器具、运动训练中的模拟训练场景,以及在转播、新能源、交通、运动员生活场地中的机器人等方面。
实事求是着眼可持续发展
包括朱承翼在内的一些冬季项目专家认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佳绩可喜可贺,但也要客观看待,中国冬季项目的整体实力与冰雪强国仍有差距。
朱承翼说,虽然这次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位列第三、超过了美国,但还不能说我们已经是冰雪运动强国。整体来看,我们争夺奖牌的小项还不够多,在一些冰上重点项目上还面临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北京冬奥会取得佳绩的基础上,我国应继续扩大冬奥重点夺金项目布局、加大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
朱承翼认为,谷爱凌和苏翊鸣的成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的参考,发展冬季运动包括在竞技层面不能像以前那样靠政府包办,而应当坚持国家、地方、政府、协会、社会、企业齐抓共管、多元化发展的备战方式。此外,还要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和训练方法的改革提高。
魏纪中表示,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跟我们请外教、到国外训练有很大关系。今后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继续这么做,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包括教练、训练师在内的本土冬季项目专家。
他说:“不能只想着找几个有天分的运动员。既然有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基础,就要善加利用,在普及的基础上做好提高,建立好人才培养、输送的渠道,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钟秉枢也认为,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基础上,还要把群众参与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让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真正驱动力,这样冬季项目才能有长远、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