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一起向未来’,能再伴奥运出发,我感到非常骄傲,也非常荣耀。”在朝阳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城市志愿服务站,“双奥”志愿者郭凡超说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她以学校城市志愿者团队副队长的身份参与志愿服务,并协调排岗等工作。14年过去,郭凡超已成为主媒体中心城市志愿服务站负责人,保障服务站高效运转。
主媒体中心城市志愿服务站是朝阳区3个核心志愿服务站点之一,处于主媒体中心进出口位置,志愿者在这里提供指路、咨询等服务。每天有大量的国内外媒体记者从此经过,所以站点内的每位志愿者心里都很清楚,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因此,每天上岗期间,志愿者们都保持着最饱满的热情。“这次参与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感觉自己经验足了,心态也成熟了。”看到一批批年轻志愿者上岗,郭凡超感慨颇多,“他们是志愿服务的新鲜血液,看到他们在岗位上工作,我觉得自己更有活力了。”
冬奥会正值新春佳节,北京市朝阳区主媒体中心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举办了很多迎春活动,包括志愿者剪福字赠送给市民和外国友人,携手主媒体中心非闭环赛会志愿者进行《一起向未来》手语舞快闪活动等。这次快闪活动也是冬奥会期间北京城市志愿者与赛会志愿者的首次互动。郭凡超回忆道:“当时我们在站点前表演手语舞,几位法国留学生经过时开心地与我们一起哼唱,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现场气氛融洽。我们手拿‘冰墩墩’‘雪容融’宣传板和他们合影留念。感谢冬奥会将我们这些原本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
北京丰台区玉泉营街道草桥社区青年汇的专职社会工作者于雪,也用微笑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冬奥时间”。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从报名到培训再到上岗过程中,于雪见证了大家为冬奥盛会贡献力量的热情,更见证了团队的力量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丽泽金融商务区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设置在楼宇缝隙间,冬季尤为寒冷,楼间的大风吹得人瑟瑟发抖。“但只要岗亭的窗门一开,我们志愿者的服装一穿上,就好像自带加热宝一样,浑身充满力量。”于雪说,“除了指路,我们还与过往的人聊一聊冬奥,让小小的岗亭充满了冬奥氛围。”在自己的岗位上,于雪每一天都辛劳地为他人服务,同时也感受着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有一天,一位中年女士在等着检票时,看见我只穿了件毛衣,就赶忙告诉我拿一件塑料雨衣披着就不会那么冷了,还提醒我别着凉感冒。那一刻我感受到志愿服务不只是志愿者的奉献和付出,更是一种双向温暖。”
这份温暖也得到了回馈。“所有洗衣服的女士和男士,都是绝对优秀的帮手!感谢伟大的中国为我们做的一切!”在冬残奥村,一位完全不会中文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亲笔写下了这封中文感谢信——先用翻译软件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对着手机一个字一个字“画”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送到居民服务中心。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这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服务保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用热情为参赛各方提供了温馨周到的服务,永久地留在了人们心间。
3月14日,延庆冬残奥村班车场站迎来北京冬残奥会相关人员的离境高峰,抵离业务领域全体人员冒雨坚守岗位,送别运动员。由于离境人数多、时段密集,早在离行之前,延庆冬残奥村外联团队就与各代表团确认了出发信息、制定了班车离村时刻表,工作人员、志愿者24小时分批次上岗。作为离村的最后一站,志愿者们发挥创意,在运动员班车场站与代表团一一挥手道别,欢送国际友人。韩国的一位随队官员在离别时十分不舍,登车前将韩国美食分享给延庆冬残奥村工作人员,登车后通过车窗向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做出“比心”的手势,难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