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冬奥 > 新体育

记者现场直记 “冰丝带”里的全要素测试

来源: 长城网  
2021-10-10 15:38:17
分享:

  于10月5日开始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10项国际测试赛、3个冬季项目测试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是北京冬奥会前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其中许多比赛是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的赛历赛事,将采用冬奥会赛时的计时记分系统。相比于今年4月的测试活动,本次各项测试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

  在为期3个月的测试活动中,预计将有来自境外的约2000余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国际技术官员、计时记分专业人员等陆续来华参加各项国际赛事和训练周。这也给防疫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但也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的防疫工作进行了提前演练。闭环内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全流程点对点全封闭管理,严格执行的防疫政策不仅获得外国选手的赞赏,采访记者也深有感触。率先向记者开放的国家速滑馆制定了严格、清晰的闭环内和闭环外流线。闭环内人员与闭环外的记者、工作人员等实现区域分开,互不交叉。进入场馆的记者需提交全程疫苗接种证明、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以及14天行程绿码,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进入场馆。沿途多处树立防疫标识,记者必须佩戴N95口罩才能进入媒体席,而且在媒体席上除了饮用水不得携带其他食物。

  系列测试活动采取“一场一策”“一馆一策”的防疫政策。据记者目前获得的消息,将于几天后举行的花样滑冰亚洲公开赛的首都体育馆对所有闭环内和闭环外人员提出的进场要求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项,实效缩短到24小时。

  系列测试活动按照冬奥会标准全要素测试,包括比赛、颁奖、赛后采访环节全流程测试。国家速滑馆也首次进行了体育展示。与4月份“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不同的是,本次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新增了冰面投影系统、体育展示特种灯光等创新工作。体育展示团队中加入了来自加拿大的场馆制作人艾米和音乐总监丹尼尔,比赛开始前,全场灯光熄灭,在投影、灯光和音响的交相辉映下,冰面上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动感效果,运动员能很快进入兴奋状态,投入到竞赛氛围之中。炫彩的灯光、雪花和五环标志与现场蓝白相间座椅形成一副冬日画卷。在收尾环节,灯光秀特效让“赛场冰面”出现巨大裂缝,从深海升起了以五环颜色为基础的灯光彩带,以及北京冬奥会会徽,立体3D逼真的效果让现场记者、志愿者、工作人员鼓掌称赞。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颁奖沿用了国际、国内比赛中选手自己佩戴奖牌的方式。赛后的采访采用“远程采访”方式,记者们通过大屏幕与运动员进行视频连线。首日第一场比赛后采访环节由于记者人数众多,现场收声效果差强人意,仅经过一场比赛的时间,国家速滑馆的技术团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后续采访得以顺利进行。运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获得现场记者的一致好评。

  尽管比赛空场运行,没有观众,但是现场气氛仍然被烘托得十分热烈。赛前赛后转场时,主持人会进行冬奥知识小问答,既然是在国家速滑馆进行的比赛,问题也多集中在速度滑冰这个项目中,比如“第一个在冬奥会上获得奖牌的速滑运动员是叶乔波还是罗致焕”“在平昌冬奥会上获得奖牌的速滑运动员是高亭宇还是宁忠岩”等,增加了观赛的趣味性。

  现场大屏幕不仅随时播报成绩,转播比赛画面,镜头还会时不时捕捉场馆内的人,凡是被拍到的人,就对着镜头“挥挥手”,一开始镜头还只是对准场地内的颁奖嘉宾、礼仪小姐姐等,后来摄影师也越来越调皮,医疗团队、各队的技术官员也频频入镜。“挥挥手”带动了场上场下的互动,也让人们感受到奥运大家庭的温暖。

  10月9日比赛当天,恰逢男子500米冠军、1000米亚军,韩国选手金俊昊的16岁生日。这位年轻的小将也体验了一把赛场的生日氛围。虽然没有现场观众,但是贴心热心的志愿者们为金俊昊制作了电子贺卡,并播放了中、英、韩三语的《生日快乐歌》。赛后金俊昊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赛场过生日,感谢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我准备的惊喜,这也是我开心幸福的时刻。”

  媒体工作室外的信息墙也被志愿者们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前来采访的记者第一件事就是在信息墙前认真地看一看,当天的比赛信息、外国运动员的中文译名、运动员的简历等等都在这里体现。憨态可掬的手绘冰墩墩也来自于志愿者的创作,向每一位路过此处的国内,外记者送上北京的祝福。

  媒体工作间里,有饮用水和小零食,让紧张工作的记者可以暂时果腹。被摄影记者捕捉到的精彩比赛瞬间也被定格在媒体工作间的墙上,记录着场上场下每一个难忘的时刻。(来源:中国体育报)

关键词:冰丝带,测试,速滑责任编辑:段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