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彬彬在工作中
征战冬奥会赛场的运动员在结束比赛后,要进入专门设立的一段混合区接受媒体采访。而维护混合区秩序、确保采访活动正常进行的,则是活跃在镜头之外、同时为媒体和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们。
“你要采访哪名运动员?”在“雪如意”混合区采访的记者一定都见过薛彬彬——虽然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记得这句问话,看到过他来回奔忙的身影。薛彬彬是中国传媒大学大三的学生,冬奥会期间在“雪如意”混合区提供服务。只要告诉他想采访的对象,他就会负责与选手或所在代表队的新闻官沟通,并将选手引领到记者等候的区域。
项上在工作中
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和技巧。“比如涉及运动员是否晋级下一轮时,最好不要直接说‘你有没有晋级’,而是要考虑运动员的心情,用委婉一些的说法,比如‘你有没有完成所有的跳跃’。这样问运动员一般都能理解,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晋级,就会跟我前往混合区。”薛彬彬说。
薛彬彬非常热爱这个工作,近距离接触运动员给他带来很多触动。“我印象最深的是波兰选手施托赫。”在男子个人大跳台比赛中,施托赫冲击奖牌失败,在混合区接受采访时,他情绪非常低落,一度落泪。薛彬彬见状主动安慰了这位令他敬佩的老将。“他对我说谢谢。我觉得他真的挺不容易。”
同样被运动员情绪感染的还有志愿者项上。之前他对跳台滑雪不是特别熟悉,但作为志愿者在现场工作后,他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看到那些运动员跳得特别远、特别开心的时候,我也会感觉特别开心,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现场看大型比赛,觉得特别激动。”项上说。
志愿者经历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收获。“我的口语能力提高不少,因为跟各国运动员、记者不断交流,现在感觉更敢说了。”薛彬彬说。而项上也认为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学习编导专业的他通过观察五大通讯社与运动员沟通的方式,受益良多。